宣传于他,早已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,而是一份根植于心的热爱与执着。孙博鑫从事宣传工作8年,时刻牢记“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”的使命,积极贯彻“宣传也是生产力”理念。统筹公司微信公众号、《中化二建通讯》内刊、公司官网、企业文化宣传栏等宣传阵地,全方位深耕内外宣工作,为持续提升公司品牌形象贡献了积极力量。
聚焦生产经营 展示央企实力
在生产经营宣传主战场上,他力争将企业发展成果转化为提振信心的“强心剂”,围绕重点项目开竣工等重要时间节点、重大荣誉等方面积极扩大内外宣。从撰写的《中化二建连云港石化项目机械交工》见证重大工程节点的圆满收官,到《中化二建新购 1600吨履带式起重机首吊成功》记录装备升级的震撼时刻;从推送的《中化二建捧回首个境外工程鲁班奖》彰显国际工程实力,到《恒逸文莱石化例行大检修项目圆满完工!中化二建海外工程再创新纪录》展现海外市场的卓越战绩,再到《山西单体重量最大机库网架由中化二建顺利提升完成》定格技术攻坚的高光瞬间,多维度、立体化展示企业风采,奏响中化二建品牌强音。
展开剩余66%一线是新闻的根脉,是故事的原矿。他深入乌兰察布、连云港、石嘴山、龙口等区域项目进行采访报道。撰写的施工通讯《“卫星”速度抢工期 化建精神创奇迹》,生动展现了建设者们争分夺秒抢工期的拼搏精神;撰写项目纪实《G20:聚焦发展 共绘蓝图 书写中化二建印尼项目建设新篇章》,全方位、多角度展现了公司在海外项目建设中的卓越成就与责任担当;撰写的大红柳滩项目通讯《化建铁军勇担使命 奋力建设美丽新疆》生动呈现了一支“缺氧不缺精神”的化建团队。
聚焦属地宣传 践行品牌传播
宣传不是独奏,而是与媒体共谱的协奏曲。他积极对接属地媒体,以“深耕区域、精准发声”为策略。深入宁夏晶体新能源年产12.5万吨多晶硅项目现场,参与公司成立70周年成果展暨1600吨履带式起重机首吊仪式的采访报道,其间,与属地媒体中国化工报宁夏记者站、宁夏日报记者联动,在现场实地报道,并与属地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工作交流,打了一场“借助属地宣传力量”扩大企业在地方上知名度的宣传仗。
聚焦七十华诞 展示央企形象
在公司七十华诞的重要时刻,他肩负起筹备公司70年辉煌历程主题成就展厅的重任。此次是公司历年来首次进行布置施工的永久性主题展厅。面对多达20000余张各类照片,他逐张筛选、比对、优化。为了让图片与文字相得益彰,他用精准凝练的语言,将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、重大成就娓娓道来。历时3个月的筹备和建设,展厅顺利开馆,成为传承企业文化、彰显企业精神的重要阵地。
在公司首届百对新人集体婚礼中,他积极统筹三支宣传队伍(编辑部队伍、宣传员队伍、摄影家协会队伍)从各角度拍摄,从现场挖掘新闻点,积极对接各主流媒体……全面到位的新闻报道爆屏了各平台和朋友圈。这一场宣传的胜利,让他深刻明白,只要大家携手共进、默契协作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,没有抵达不了的远方。
聚焦化建小报 传承创新向未来
2024年是公司小报《中化二建通讯》创刊40周年,作为《中化二建通讯》第十任总编,他参与策划创刊40周年系列活动,主导完成40年的小报合订本电子化工作,为公司留存珍贵的历史记忆。除了日常排版工作,他还参与负责“百亿化建特刊(号外)”“抗疫特刊”“扶贫特刊”“改革改制20周年特刊”“建党100周年特刊”“公司70华诞特刊”等公司重大节点的小报编排工作,生动记录了公司改革发展的辉煌征程。
从初涉宣传领域的“门外汉”到如今的“多面手”,他始终以“空杯心态”拥抱挑战,用“实干精神”书写担当。面对荣誉,他坦言:“宣传工作没有终点,只有不断超越的新起点。”未来,他仍将以赤子之心深耕这片沃土,让企业的每一份努力都被看见。
作者 谢菲
发布于:山西省新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